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>>技术文章>>白皮小麦降落值与抗穗发芽性的关系

白皮小麦降落值与抗穗发芽性的关系

来源: http://www.hzmz17.com/  类别:技术文章  更新时间:2014-02-11  阅读
  白皮小麦收获前穗发芽率和籽粒发芽率品种间差异均极显著,同一品种的穗发芽敏感性也因年份及种子发育时期不同而异。开花后30天发芽较轻,35一40夭较充分。同一时期取样测定,平均穗发芽率均高于剥粒发芽率(表1),而且穗上发芽的速度也较剥粒发芽快,说明周转箱法较剥粒发芽法更适合于小麦抗穗发芽性鉴定。对小麦抗穗发芽性的鉴定,应以多年鉴定结果才能准确反映之。在时间上以开花后35~40天取样,直接测定穗发芽率较为适宜。因此,在以下分析中,穗发芽抗性均以开花后35和40天的平均穗发芽率为指标。
  
  淀粉酶活性、降落值与穗发芽率间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(r2一0.4609)和极显著负相关(rz-0.3014)(表3)。a一淀粉酶活性与降落值间呈极显著负相关(rZ=0.3507)。种子浸泡4和8小时的吸水率与穗发芽率间呈显著正相关,但程度较低。浸种12小时以后的吸水率品种间差异极小,与穗发芽率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。可见,相对而言,a一淀粉酶活性和降落值对穗发芽抗性影响较大,而吸水率作用相对较小。
  
  白皮小麦的抗穗发芽性是一个复杂性状,种子休眠特性是其土要机制,但不同品种抗性机制不尽相同。例如,长江9010和29004的休眠期较短,但其颖壳抑制作用却很明显;而万雅M12()E6的杭穗发芽性是与其较强的休眠性、较低的a一淀粉酶活性及较高的降落值相联系的。因此,在抗穗发芽育种中,穗发芽率及种子休眠特性应是主要的选择性状,。一淀粉酶活性、降落值、颖壳浸出液对种子发芽的抑制率也可作为重要的参考性状。除穗发芽率测定必须在收获前进行外,其他测定选择在小麦收获后进行似乎也是可行的。

地址: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(杭州)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-12楼
电话:0571-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

版权所有: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  网址:http://www.hzmz17.com/ 浙ICP备09083614号-53 技术支持:农业仪器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