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芷栽培技术
来源: 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 类别: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:2010-05-13 阅读次
白芷味辛,性温,具有抗炎等药理作用。种植白芷需注意以下几点:
1.选地整地:白芷对前作选择不甚严格,一般棉花地、玉米地均可栽培,以耕作层深,土质疏松肥沃,排水良好的温暖向阳比较湿润的夹沙土,一般产区均在平原地带的地方为好。前茬作物收获后,及时翻耕深为33厘米为宜。晒后再翻一次,然后耙细整平,作畦,宽100~200厘米,高16~20厘米的高畦,畦面应平整,畦沟宽26~33厘米(排水差的地方用高畦),土壤细碎。耕地前每公顷施堆肥草木灰150千克左右。
2.繁殖方法:用种子繁殖,白芷应当选用当年所收的种子,隔年陈种,发芽率不高,甚至不发芽,不可采用。有的药农经验用正中主茎上所结的种子,再播种时,容易提早抽空,影响产品质量。而利用测基上所结的种子播种,白芷发芽率70%~80%,在温度13~20℃和足够的湿度下,推广使用土壤水分测试仪控制湿度,播种后10~15天出苗。
白芷播种期分春秋两季。春播在清明前后,但产量低,质量差,一般都不采用。秋播不能过早过迟,最早不能早于处暑;不然在当年冬季生长迅速,则将有多数植珠在第二年抽薹开花,其根不能作药用,但最迟不能迟于秋分;因秋分后雨量渐少,而气温转低,白芷播后长久不能发芽,影响生长与产量,故应在8月上旬全9月初播种。


产品分类
/ Product List

技术文章
/ Technical Article